《岁月甘泉》非常感人,我是1975-1978年的插队知青,条件远比兵团知青或农场知青艰苦,没有集体生活里的欢歌笑语,也没有很多机会造就少男少女的相互帮助,由于年代的差有,不象1968年下乡知青的苦难,所以基本上也就没有发生什么“孽债”需要偿还。我每天挣8工分(我们生产队当时是4分钱一工分),每年年终分红时,我都是超支的。吃不饱是主要问题,一年两造水稻都不能填饱生产劳动者的胃,小山似的金灿灿稻粒瞬间即转进国家粮仓。每年双夏(南方农村的夏收夏种),一天只睡4小时。常常在没柴煮饭或没菜吃时,就去偷生产队的柴煮饭,摘生产队的红薯苗做菜吃。
摄于1977 年夏,广东省曲江县樟市公社樟市大桥
第五段“一封家书”,勾起了我的伤感,一股泪水夺眶涌出,如果没有内录线连摄像机的话,可能把我抽泣的声音也录进节目里了。
要问到我们的青春悔不悔时?可以说,是无奈!农民更是无奈!正如林彪在“571 工程纪要”里说的“农民是先天的劳改犯,上山下乡知青是后天的劳改犯”。
《岁月甘泉》不是歌颂上山下乡运动有什么壮举,而是回顾了我们这一人在那个年代的一段历史。同时也让我们“城里人”清楚地认知国家资源分配严重的对农村的不公平。
2007年夏,我带着太太和孩子们重游离别近30年插队的村庄,面貌依旧,当年居住的泥土房还在。
摄于2007 年夏,
演出前的几周,我跟孩子们说,有讲述爸爸当年历史的大型交响叙事合唱 《岁月甘泉》演出,问他们是否愿意从大学回来跟爸爸一块观看,回答很肯定,这让我很感慨。
摄于2011年10月2日,右起:侄女梦乔,儿子贝奇,本人
演出非常成功,感谢印城华夏文化中心合唱团和Butler University Wind Ensemble 的联合演出给我带来那个时代的追忆。